锦绣黔东南— 民族原生态 — 魅力黔东南— 大美黔东南

您的位置:黔东南新闻> 历史>内容

迎接市“两会” 回顾2018~众志成城“拔穷根” 同心协力奔小康

2019-1-17 15:19| 发布者: 旅游指导| 评论: 0

摘要: 从“精准识别”到“精准施策”、从“精准施策”到“精准退出”,全市5323名帮扶干部走村入户为贫困户解难题、出实招,基础设施建设现场热火朝天,干群齐心协力拔穷根的生动场面随处可见……一年来,脱贫攻坚的号角响 ...
       从“精准识别”到“精准施策”、从“精准施策”到“精准退出”,全市5323名帮扶干部走村入户为贫困户解难题、出实招,基础设施建设现场热火朝天,干群齐心协力拔穷根的生动场面随处可见……一年来,脱贫攻坚的号角响彻凯城大地的每一个角落,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正逐步变为现实。
  伴随着“决战脱贫攻坚、决胜同步小康”的冲锋号角,2018年,凯里市全面贯彻落实中央和省、州关于脱贫攻坚的各项决策部署,始终把脱贫攻坚作为头等大事和第一民生工程来抓,扎实推进大扶贫战略行动,用好“五步工作法”,统筹抓好农业产业革命“八要素”,大力开展脱贫攻坚“春风行动”、“夏秋攻势”、东西部扶贫协作等系列工作,实现50个贫困村3500户13008贫困人口脱贫出列,贫困发生率从2014年的19.75%下降至2.37%,脱贫攻坚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效。

产业扶贫促增收  基础设施惠民生
  脱贫攻坚,产业是支撑,增收是关键。2018年以来,凯里市先后出台了《农业规模化经营产业化发展实施意见(2018-2020)》《凯里市深入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方案》等一系列政策文件,坚持把产业扶贫作为主攻方向,通过加快产业结构调整,大力培育经营主体,做大做强优势特色产业,深入推进产销对接,着力强化利益联结,统筹推进农村产业发展,明确以建设50个党建农业产业扶贫园区为主战场,采取“园区+公司+合作社+农户(贫困户)”生产经营方式,大力发展商品蔬菜、精品水果、畜禽水产、苗木花卉四大主导产业和种桑养蚕、花椒、食用菌等特色产业,进一步拓宽贫困群众的增收渠道。

  “我们积极响应镇里调整产业结构的号召,扩大规模,种了3亩左右的生姜,因为雨水比较好,平均亩产量5000斤左右,如果按照市场价2.5-3元钱一斤来算,一年可以有4万元左右的收入,比种水稻、玉米等划算多了。”谈及产业发展带来的变化,旁海镇香河村村民张仁勇笑得合不拢嘴。

  “要想富,先修路。”交通瓶颈是制约农村脱贫攻坚的最大短板。为补齐短板,凯里市高质量打好以农村“组组通”公路建设为重点的基础设施建设硬仗,在大山中修建了一条条“发展路”、“富民路”。 2018年实施“组组通”公路建设110.2公里。目前,已完成路基110.2公里,基本实现全市农村公路“组组通”目标。

  “组组通”公路畅通了产业民生路。“感谢党委和政府给我们修好了通组公路,并根据我们这里的土质引进平良贡米,还畅通了产品销售渠道。我家去年种植平良贡米有了不小的收成,现在起了一栋小洋房,孩子们都回家来了。”大风洞镇都蓬村都蓬组的李大叔激动地说。

  与此同时,凯里市还大力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,总投资8400万元,覆盖138个村、寨(组)共7.633万人;扎实推进“一村1000万人居环境改善工程”, 着力改善农村生产、生活条件,不断提升农村人居环境。
 
移民搬迁政策好  群众安居喜开颜
  走进凯里市清江移民小区安置点搬迁户李继兵的新家,现代化家电一应俱全,各式家具崭新明亮、摆放整齐,家中一派喜气洋洋。据了解,李继兵一家四口原来家住三棵树镇长青村,由于地处山区,自然条件极差,靠种田来维持生计,生活困难。“自从搬到城里的新房子,一出门就有学校、医院、公园、商场等等,不仅改善了生活条件,孩子上学也方便多了,感谢党的好政策!”李继兵高兴地说。

  为啃下易地扶贫搬迁这块“硬骨头”,近年来,凯里市紧紧围绕目标任务,高标准实施易地扶贫搬迁,创新工作机制,坚持“一步搬到位、五个全覆盖”安置搬迁户,按照“出门六有”模式进行搬迁配套建设,重点抓好旧房拆除复垦复绿、安置点配套建设,扎实开展移民劳动力培训和就业安置等移民后续扶持保障工作,确保搬迁贫困户“搬得出、稳得住、能致富”。2018年,通过开

         展技能培训,已实现就业2376人,培训就业率达75%,全市移民劳动力家庭一户一人就业率达100%。
   一组组扶贫数据令人振奋,一幅幅生动画面催人奋进,这些只是凯里市打赢打好脱贫攻坚战的一个缩影。如今,在精准扶贫、精准脱贫的道路上,全市干部群众正勠力同心、砥砺前行,以点滴的实际行动共同绘就凯里市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蓝图。

鲜花

握手

雷人

路过

鸡蛋

最新评论

返回顶部